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 马蹄蟹已经在地球上存在数亿年了
马蹄蟹其实并不是螃蟹的一种,它是一种海生节肢动物,外形看着很像蟹,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螃蟹。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回寒武纪时期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,已经在地球上生活数亿年了。它们长得既像虾又像蟹,虽然比较不常见,但至今仍现存有五种马蹄蟹。
有数亿年历史的马蹄蟹
有一种名为马蹄蟹的海生节肢动物,它学名鲎,长得既像虾又像蟹,却并非真正的螃蟹。它们是鲎科鲎属的动物,外形很像蟹,身体呈青褐铯或暗褐铯,有着一层硬质的甲壳。它们有四只眼睛,其中两只是复眼。在它们头胸甲前端,有着两只斤0.5毫米的小眼睛,对紫外光十分的敏感。
这种马蹄蟹比较奇特的,就是它们可以背朝下,然后用拍动鳃片的方法推动身体游泳。平常的时候,它们都会将身体弯成弓形,然后钻入泥土中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,满满的推动身体前进。这种马蹄蟹的肉和卵都可以食用,但是据说口感较差,味道并不是很好,对人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危害。
马蹄蟹出现的时间很早,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寒武纪时期,居现在已经有数亿年了,可以说它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了。虽然现在它们不是比较常见,但现在仍有五种存活。它们有着活化石之称,从4亿多年前开始,就一直保留着古老而原始的外貌。
这种马蹄蟹之所以能存活这么久,除了本身繁殖能力比较强外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的口感比较差,肉不好吃自然捕捉的人就少了。现在一些商贩为了经济利益,炒作马蹄蟹的价值,导致这种古老生物遭到严重打击。其实有研究表明,食用马蹄蟹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,体内的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,可以能引起一些中毒过敏的症状。
中国有什么历史达上亿年的生物吗?
中国现存有很多活化石,他们的历史都长达数亿年,可以说非常古老了。
比如总所周知的中华鲟,还有银杏树,甚至扬子鳄等等,都可以追溯到2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,非常古老,物种延续的非常长。
活了数亿年的生物,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?
在数十亿年前,地球出现了第一批生物,经过数十亿年时间,很多生物都从地球上消失了。当然,随着一些生物的消失,也有一些新的生物出现。由于每一种生物的情况不同,所以它们在地球上的时间也不同。如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已经有数百万年,而有一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可能长达数亿年。
有一些不明水生生物出现在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林场的景观池内,书院路大约为360只。经过中国科学家的专家鉴定,确认这一种不明水生生物是濒临绝迹的索氏桃花水母。说起水母,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,这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,在很多水域中都会发现水母的迹象。由于水母的种类非常多,超过250余种,每一种水母的处境也不同,有一些水母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状况,如出现在云南的索氏桃花水母。由于索氏桃花水母对生存的水质要求很高,所以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索氏桃花水母,减少人为的干预,确保水源洁净。
索氏桃花水母是什么生物
桃花水母是一种生存在淡水区(即生活在江、河、湖泊)的小型水母,它们的体型非常小,直径大约为15-25毫米,目前已经记录到11种,而索氏桃花水母则是其中的一种。这些桃花水母有“水中大熊猫”之称,从称号也足以看得出这些小型水母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的,是世界级濒危物种。所以,这些桃花水母极为珍稀。
虽然桃花水母是一种低等、原始的无脊椎动物,它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却非常长,可以追溯到大约5.5亿年前。也就是说,恐龙等生物还没出现时,这些桃花水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。由于这些桃花水母在地球上的时间非常漫长,所以记录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,因此被誉为“活化石”。虽然这些桃花水母种群在地球上的时间很漫长,它们的个体寿命却比较短,一般情况下,它们的寿命大约为1-2个月。
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了5.5亿年,也足以说明这些水母的生存能力是比较强的,因为在过去数亿年内,地球先后出现了5次大灭绝事件,很多生物都在大灭绝事件中消失,而这些桃花水母却顺利躲过了这些灾难。或许是幸运,或许是它们本身就很强。
消失13万年的鸟类也出现了
大自然是很神奇的,有一些生物记录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,有一些生物消失以后还可以再次出现。如此前我们分享过的生存在亚达伯拉岛礁的“白喉秧鸡”,生存在亚达伯拉岛礁的白喉秧鸡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不会飞。这是因为在这座岛礁的食物来源很充足,原本会飞行的白喉秧鸡来到这座岛礁以后,不需要飞行就可以获得食物,用进废退,它们的飞行能力快速丧失了,变成了不会飞的白喉秧鸡。随着亚达伯拉岛礁被上升的海水吞没,这些生存在岛礁的不会飞的白喉秧鸡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,已经在大约13.6万年前就灭绝了。
不过,后来随着这一座岛礁再次从海水中出现,这些不会飞的白喉秧鸡又出现了。这些已经消失13万年的白喉秧鸡“复活”了吗?经过研究,这些新出现的白喉秧鸡和已经灭绝13.6万年的白喉秧鸡化石是相同的。对于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,研究人员指出,在其它地区的白喉秧鸡还保持飞行能力,随着这座岛礁再次出现,其它地区的白喉秧鸡又飞到这座岛礁。由于岛礁的食物丰富,所以这些新飞来的白喉秧鸡的飞行能力又快速退化,再次变成不会飞的白喉秧鸡。这一种现象被称为“重复进化”。也就是说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某些物种能够从基干线系再重新演化出来。如再次出现在亚达伯拉岛礁的“白喉秧鸡”,在类似的环境条件下,再次演化成为不会飞的白喉秧鸡。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。